上届世界杯冠军|托马斯穆勒世界杯进球数|拉斐尔・萨尔迪瓦尔笔下的世界杯传奇画卷|rafaelzaldivar.com

新时代中国足球文化的阐释与建构

摘要:中国足球的发展实际上是一场足球文化重构与革新,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为中国人民实现体育强国提供了正能量:重塑身体夯实体育强国之基;道德自律浸润体育强国之本;契约化自觉打造了体育强国之义;团结协作灌输了体育强国之径;文化认同浇筑体育强国之魂。为构建积极向上的中国足球文化,提出以下五点建议:第一,全面贯彻体育舆论思想,发挥新闻舆论传播功能。第二,回归足球的教育功能,加强足球运动的仪式感教育。第三,激活体育文化市场,创作优秀的足球文化作品,打造有影响力的民族足球文化品牌。第四,制定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步提升体育教师的经济与社会地位。第五,统揽全局做好顶层设计,掌舵好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发展方向。

关键词:足球文化;中国足球梦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立项编号:T/2022/10。

一、引言

新时代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将体育事业发展与体育强国紧密相连;对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具有鲜明的为民情怀、时代特质及理论品格,蕴含着体育强国的宏伟发展目标。国家高度关注中国足球,为体育强国定战略——足球梦牵中国梦,身体力行在世界各地开启了一堂又一堂关于中国足球文化的公共外交,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认为:足球文化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因此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定能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

二、新时代中国足球文化阐述

足球文化源于足球的实践活动,由足球精神文化、足球制度文化及足球物质文化三方面构成。在“足球梦牵中国梦”理念下,足球已然超出体育的范畴,上升到国家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求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解读足球文化,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法制深化改革中不断赋予新的价值内涵。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的国学宗师钱穆先生认为:问题皆由文化问题产生;问题皆由文化问题解决。近20年来,中国足坛被“假、赌、黑”等消极的足球文化笼罩着,中国足球的“热度”一度跌到冰点。在官本位的利益机制下中国足协某些官员职业操守与道德被颠覆,导致作为足球改革的执行者公信力丧失[1]。因此,厘革足球风气、建构足球文化、打造新时代的国民性在《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很好地体现。中国足球的发展实际上是足球文化重构与革新[2],《方案》的三步走战略告诉大家这是一场艰巨的持久战。国家需要一场轰轰烈烈足球文化运动带来社会风气的革新,让充满活力与正能量的足球文化在体育强国之路上绽放光彩。

(一)重塑身体:夯实体育强国之基

体育强国的实现基础是国民强健的体魄。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毋庸置疑一切梦想实现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健康的身体。从中国古代的蹴鞠运动的辉煌到近代英国足球运动的诞生,再到足球成为世界体育运动的时尚表征,身体观念始终贯穿于里。身体的塑造为劳动注入了不懈生气,充足的劳动力和人口保障为后续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以来,受西方拜金的影响,受到现实利益的冲击,足球脱离于竞技本身,出现了扭曲现象。值得庆幸的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蓬勃开展为抵制不良文化的浸入、侵袭筑起一道坚固防线。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试点县区创建(2018-2015)和2018“漫天星”训练营遴选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2014—2017年已创建2万余所足球特色学校的基础上,计划到2025年再创建3万所左右的特色学校及具有示范效应的试点县(区)[3]。相信足球工作的践行者会源源不断地参与到足球活动中来重塑身体,体育强国之基将不断被夯实。

(二)道德自律:浸润体育强国之本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中国人民实现体育强国的根本。黑格尔说过:“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4]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群体生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它不是天生的,是个体在教育、舆论长期影响下后天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具有其自律性,道德主体通过认识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条件,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好的自主行动[5]。个体在对社会道德规范认同与践行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的过程。

足球运动不仅能提高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关键还能通过身体运动来改变和提高自身的各项品德。足球中的运动员精神源于欧洲思想启蒙运动中的英国的绅士阶层和骑士精神[6]。遵守比赛规则、服从教练和裁判、尊重队友和对方队员、顽强拼搏、奋发向上、永不服输,文明比赛,这些都是足球比赛中蕴含的道德精神,成为运动者自我约束的道德行为准则。在公平的竞赛规则约束下参与者同场竞技,通过足球比赛的长期参与,运动员的体育道德精神必然转移到现实生活,关爱他人、礼貌友善、遵守规则、顽强拼搏等高尚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比赛前和对方队友握手拥抱;比赛过程中与对方队员的友好互动,当赛场上有人受伤,无论哪一方的队员首先想到的是把球先破坏掉形成“死球”,来救治受伤队员;比赛后交换小礼品;勇于承认错误,能够接受观众各种方式的讽刺、挖苦与开涮[7],真诚地向优秀球员和球队学习请教,这些均是竞赛者道德自律的具体表现。通过足球运动巨大影响力,借助媒介宣传,在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下,体育强国之本将被润物细无声般地浸润。

(三)契约化自觉:打造体育强国之义

契约化的法治社会是实现体育强国的正义需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体育强国题中应有之义,全面依法治国也将为体育强国的实现保驾护航。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当国民建立起一种守法行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必然会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就不再遥远。

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部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在英国伦敦诞生了,就是著名的《剑桥规则》[8],这使得在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足球比赛,从之前的依靠个体道德自治的封闭比赛进入以契约化自觉引领参与者行为的开放性比赛时代。比赛双方的运动员、教练员及队医等比赛参与者应当了解规则甚至是精通法规,裁判员为比赛双方契约化的代理人,进入比赛场地意味着他们已经默许接受裁判员对其场上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从《剑桥规则》颁布起,170年来足球竞赛规则不断地修订完善,蕴含着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的契约精神完成了历史的积淀,足球运动参与者业已形成了对竞赛规则契约化自觉——尊重与推崇。足球比赛中遇到突发事件导致比赛中断,比赛再次开始时规则上虽然具有球权,但是开球方会将球权返还给对方,这便是对规则观念尊崇的表现。正如体育学泰斗卢元镇先生在“体育教师不违和”事件中所说:“在长期的体育竞赛活动中,体育老师是最懂规则,最讲规则,最守规则,并且最会用规则意识教育学生们的。”[9]足球运动打造的契约化精神是足球核心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映射了社会公义、法治思想、商业道德等实现体育强国的正义需求。

(四)团结协作:灌输体育强国之径

团结、协作是实现体育强国有效之径。《之江新语》“打好团结牌”一文中说:“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团结既是工作要求,又是干部纪律;团结既是个人修养,更是人生境界。”[10]中华民族历来都是团结与积极向上的民族。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中国人民需要团结协作、合作共赢的发展理论思想。耶鲁大学管理学教授拜瑞·内勒巴夫和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教授亚当·布兰登勃格在合著的《合作竞争》著作中指出: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博弈,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11]。然而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并不这么认为,逆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思潮,掀起一阵贸易保护主义逆风。虽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益很多,但是中国更是贡献者和推动者。在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上升、全球化局部受挫的背景下,中国和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开放、协作、联动、包容、平衡。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奉行竞合协作、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携手世界人民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地实现伟大的体育强国。

2014年世界杯决赛场上,前场巨星云集的阿根廷最终不敌始终坚持团队足球打法的德国队;而在2016的欧洲杯上,缺少了C罗的葡萄牙靠着一群普通球员团队协作夺得了欧洲冠军,再一次印证了“团队精神”才是足球比赛取胜的终极秘籍。足球场上包打天下的“超人”,比拼的是球员的精湛球技,更是球员们的团队、配合、积极向上的能力。例如:通过赛前呐喊加油集体鼓励的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安排队员轮流担任队长提升主人翁意识,从而让每一名队员都具有集体责任感;引导队员互相鼓励激发个人潜力,从而愿意在训练中寻求与队友的配合;通过团队合作的训练方式来强化队员的团队意识,从而让队员们在平日的训练中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团队配合的意识和习惯;加强队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互相信任和价值观的认同,从而形成团队凝聚力。毫无疑问,随着校园足球的蓬勃开展,中国足球竞赛市场的复苏,参与者与观众团结协作的思维意识都将被建立,实现体育强国路径不断得以灌输。

(五)文化认同:浇筑体育强国之魂

文化认同是中国人民实现伟大体育强国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某一区域共同生活的群体,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的群体承认,是个体对群体价值观的认可,文化认同实质是个体归属的文化解读。不同文化出现碰撞时,可以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全人类共性的新文化),这种新的文化是建立在对原来两种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但是当一种文化出现对另外一种文化价值观认同,而又对本文化的价值观缺乏自信,其后果是可怕的,政体可以无声息地被瓦解,民族丧失凝聚力而被同化;当文化认同被强化,也就是出现文化自信,那么对应的国家会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2]。”

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el)认为:不同区域体会从象征自己祖先、语系、历史、文化、信仰的符号——旗帜、器具、图形、十字架、遗骸中找到归属,即找到文化认同。[13]足球文化体系中国家民族的文化底蕴被映射,文化认同现象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接受。英国打造了简练足球,巴西发扬了艺术足球,德国光大了足球精神,阿根廷实现了控制足球,西班牙融合了技术足球。中国足球文化传播是将西方数百年来的优秀文化内化于中国大地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之上,这对于中国当前的强国战略有着重大的时代意义,必须让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体育强国的正能量,切实地服务于社会建设,才是实现“足球梦牵中国梦”方略的重心所在。目前中国足球存在着一些有悖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甚至有一些来自西方的亚文化,如:嘻哈文化、杀马特文化及文身文化等。名著《三国演义》有夏侯惇拔矢啖睛记载:高顺的曹性将领,暗箭射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大叫一声,急手拔箭,眼珠拨出,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于是便放进嘴里吃掉了[14]。可见文身有违中国传统孝道,见《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15]一些运动员,特别是国家队球员,对广大青少年具有榜样力量,青少年心智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以榜样为范,做出模仿。从文身文化发展进程中研究,文身与黑社会、黄、赌、毒等消极的社会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因此中国足协让国脚们在2018年“中国杯”赛场上遮盖住此前无处不在的文身[16],以及接下来将在整个足球圈整顿文身问题,是对中国足球积极向上文化的引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新时代中国足球文化的建构

体育强国建设,那么该如何实现中国足球梦,如何建构极向上的中国足球文化呢?这是一个大课题,这里仅仅是抛砖引玉,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

(一)全面贯彻体育舆论思想,发挥新闻舆论传播功能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发挥好国内主流媒体的传播导向与引领作用,把握“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时间与空间上的优势,开启大众生活的议程设置功能,投放大量的关于优秀足球文化的新内容、新栏目、新故事。[17]在推进中国足球文化国际化传播过程中,从叙事学结构,追求细节,编撰真实、立体、感人的足球故事,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足球故事。对外宣传方式大胆创新,展示好来自东方的、社会主义的、文明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讲好中华民族优秀的足球故事,不断提升中国国际体育话语权。

(二)回归足球的教育功能,加强足球运动的仪式感教育

消费的社会中,人们不断地追逐足球的经济功能,忽视了足球的教育功能,导致参与者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缺失,法治观念淡化,当遇到金钱、权力的利诱时,必然会带来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畸形发展。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回归足球的教育功能,加强足球运动的仪式感教育。“足球文化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18]入场仪式、奏唱国歌、双方队员握手问好、交换队旗、交换礼物、交换球衣、开球前的呐喊加油以及对一些特殊事件的赛前纪念仪式等等,这些足球运动中的仪式感教育,对建构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激活体育文化市场,创作优秀的足球文化作品,打造有影响力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只有激活体育文化市场,才能为人们提供大量优质的足球文化产品,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务与文化环境。中国足球文化市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通过国有资本注入同时引导民间资本进行投资,为足球文化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要积极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一种氛围、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消费,不断激活市场。然而,没有优秀的足球文化产品,这一切无从谈起,所以,必须用精湛的艺术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精心打造出一批脍炙人口的动漫、音乐、文学及影视等文化作品来弘扬足球文化。坚决反对把足球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让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文化远离足球。足球竞赛是足球文化市场中的核心产品,精品的赛事、强大的球队,可以吸引球迷,形成足球氛围,带动了足球文化发展。恒大体育文化品牌效应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力是巨大的,但它才刚刚起航,中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伟大体育强国的实现,需要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体育文化品牌。

(四)制定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步提升体育教师的经济与社会地位

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儒家文化影响,再加上近代历史的特殊原因(中国第一代的体育老师是日本兵式体操教官)使得体育教师总遭到社会的贬低。改革开放后,体育的地位大幅提升,可是中国的应试教育、生育政策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体育老师的地位却在下降,体育教师职业成为一种社会的牺牲品。体育课变得可有可无,体育老师变成给校长找麻烦的人,变成家长们不受欢迎的人,成了学生体质下滑的替罪羔羊,成了大众娱乐的对象。例如:2018年初的某女士阻拦高铁事件中,体育老师却成了某媒体人娱乐的对象。在体育强国战略下,足球万众瞩目,不希望这只是少数精英的服务于政治目的的体育运动,中国50多万的体育教师,以及成千上万的基层足球教练才是实现足球梦的有力执行者,如果继续将体育这个职业打入“低端”,终究会让民族形象、民族精神、伟大的体育强国付出代价。因此,必须制定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步提升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

(五)统揽全局做好顶层设计,掌舵好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发展方向

正如学者M·麦克卢汉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在“互联网+”时代,微信、QQ、微博等新媒介的广泛运用,带有浓郁西方色彩的亚文化甚至是消极的文化不断侵浸到大众的足球文化生活中。球员的身体文化、足球志愿者文化、球迷文化以及媒介的控制特别是新媒介的控制等等,这些都必须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引导与控制。在体育强国战略下,足球赛事蓬勃发展,球迷数量与日俱增,具有英国足球流氓文化的模仿性,不时会出现在中国的赛场上。勒庞撰写的《乌合之众》这本大众心理学经典著作深入地解析球迷群体的某些过激行为。群体领袖具有影响一个群体思想与行为的能力,个体一旦浸入“特殊”球迷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的行为特点便凸显出来,极易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积极向上的球迷文化有利于形成一个健康、和谐、文明、热情和彰显民族特色的看台文化,有利于推动稳定足球竞赛市场的发展。因此,必须统揽全局做好顶层设计,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足球受众文化行为,及时作出正确的引领,掌舵好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发展方向。

四、结语

足球起源于中国,几千年来,足球在游戏中孕育和发展,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推动着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与文明进程。新时代,国家赋予了足球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足球梦牵中国梦”战略下,让人们铭记归属,找回文化根本及认同,以强身健体、激扬青春、抒发理想、追思感恩、团结协作、英勇拼搏、奋发向上的足球文化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滕尼斯笔下的“共同体与社会”,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育强国”。

参考文献:

[1]孙科,乔凤杰.中国足球文化发展审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1):6-12.

[2]孙科.中国足球改革诠释——对《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5,36(3):16-19.

[3]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试点县区创建(2018-2015)和2018“漫天星”训练营遴选工作的通知》[EB/OL].[2018-03-22].http://www.moe.gov. cn/srcsite/A17/moe_938/s3273/201804/t20180404_332364.html.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5]吕妍.论网络道德建设与个体道德自律[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6):158-160.

[6][7]孙永泰,刘素梅.转型期我国运动员精神的传统文化意蕴及价值诉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7):40-44.

[8]Andrew Edgar. The Aesthetics of the Olympic Ari Competitions[J].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n,2012,(2):22-28.

[9]卢元镇:《体育教师岂容污名(外一篇)》,新浪微博真实的卢元镇,[EB/OL].[2018-01-13]

h t t p s : / / w e i b o . c o m / u / 2 7 3 4 7 4 7 6 8 5 ? i s _ h o t = 1 # _ loginLayer_1516580377323.

[10][11]拜瑞·J.内勒巴夫;亚当·M.布兰登勃格,合作竞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23.

[12][1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2010:126.

[14]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15]曲行之.孝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1-2.

[16]李思明.足协整顿球员文身!梅西或遭中国足球\"封杀\",张琳芃要变木乃伊[EB/OL].[2018-03-25]http://sports.163. com/18/0325/07/DDNPR5FG00058780.html.

[17]魏醒,卡马乔.国足缺乏团队精神球员对胜负“无所谓”[EB/OL].[2011-10-31]http://sports.163.com/11/1031/10/7HM. IOP2F00051C8M,html.

[18]学习中国.阐释足球运动的真谛[EB/OL].[2017-06-16] http://www.ccln.gov.cn/xxzgyc/250723.shtml.